×

Loading...
Ad by
Ad by

音乐文摘系列之 美国作曲家麦克道威尔的两首管弦乐组曲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们需要表现的是真正代表美国人民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充满乐观的青春动力。 —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纯民族音乐在艺术中没有立足之地。至今我不明白黑人音乐和美洲文化有什么必然的关联。 一个美丽的思想为什么要覆盖在奴役的象征之下,而不用北美印第安文化中的粗犷和豪壮去孕育它呢? 穿着在波西米亚剪裁的黑人服装,在所谓的民族主义的盛装下舞蹈对我们毫无益处。我们需要表现的是真正代表美国人民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充满乐观的青春动力。 —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作为一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和学者,爱德华·麦克道威尔无疑是一个世纪前美国最耀眼夺目的音乐家。 他的钢琴小品在那个时代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可以在遍及全国的画室中找到;他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是各大交响乐团每个乐季的保留曲目;媒体更把他与勃拉姆斯和格里格这样的大作曲家相提并论;纽约和波士顿的文化阶层盛赞他以欧洲作曲手法描绘的新英格兰的音乐图画。 然而,一个世纪之后麦克道威尔的音乐几乎被人遗忘,他的名字被掩埋在艾夫斯(Charles Ives)等富有独创性的作曲家的盛名之下。 尽管维吉尔·汤普森在1971年提出过恢复麦克道威尔历史地位的看法,但他以德国浪漫主义为标志的作曲风格还是无可挽回的成为了过去,被历史所洗刷。 甚至早在1838年,拉尔夫·W·艾默森就曾批评过“美国文化的标志……看上去并非新颖,而是衍生的,是徒有优美线条却缺乏内涵的花瓶。” 因此,长久以来人们固有的认为美国作曲家的音乐不应该像欧洲音乐那样,不管他们的作曲技法多么娴熟。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Edward MacDowell)祖籍苏格兰,1860年生于纽约州一个牛奶商贩的家庭,自幼便显露出音乐才华,跟随多个老师学习钢琴。 1876年他的母亲把他带到法国和德国学习音乐 — 德彪西便是麦克道威尔在巴黎音乐学院认识的同学。 后来他的作曲老师约阿西姆·拉夫(Joachim Raff)将他介绍给当时名满天下的李斯特,这位老大师对年轻人极为慷慨,在听过他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后,马上将这部作品推荐给著名出版商Breitkopf und Hartel出版。 从中得到的利润足以支付麦克道威尔的生活费用,使他得以留在德国,从事作曲、演出和教学。 1879年到1884年之间他先后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达姆施塔德音乐学院执教和表演。 1884年麦克道威尔与他的学生Marian Nevins秘密完婚。四年后他们回到美国波士顿,在这里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成果丰硕,由此奠定了他在美国音乐界领头人的地位。 1896年他应邀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史上第一位音乐学教授,他的课程内容独到,富有创造力。 同年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这段时期里他还一度被选为美国音乐家和作曲家协会主席(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of American Musicians and Composers, New York)。 不幸的是,麦克道威尔的性格并不适合在学术圈中交往,1904年他与校方发生争执并被迫辞去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职位。 这之后不久,麦克道威尔即遇到了车祸,头部受伤,他再也没从这次事故中恢复过来。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身体陷于瘫痪状态,心智退化,最终于1908年去世,享年47岁。

麦克道威尔第一号管弦乐组曲的创作着手于1890年,正是他返回美国后不久,其中的In October这个乐章在1893年写成,两年后被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这部作品的总谱上注明是为大型管弦乐团所作的,但实际上它的编制比马勒的交响乐要小得多 — 双管编制,外加短笛、四支圆号和铜管、定音鼓和低音鼓、还有弦乐;而且第二和第四乐章并不需要铜管和打击乐的参与。 麦克道威尔的音乐很大程度上取材于文学作品和大自然。 全曲五个段落,每一段都有标题。 In a Haunted Forest是一首色彩鲜艳的管弦乐音诗,这段给人感觉呈现了儿童故事书中的景象。Summer Idyll和In October如同两个性格对立的大自然写生,后者可以听到狩猎的号角。第四段名为The Shepherdess Song,描绘了一幅恬静秀美的田园景象。最后一段欢快的谐谑曲中,木管色彩斑斓的运用给音乐带来无限生机,充满着门德尔松式的奇幻。 麦克道威尔的第一位传记作者将这首组曲描述为“对细节考虑严谨入微”的音乐,并通过观察得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结论:麦克道威尔的大部分音乐摆脱了性欲的亢奋(free of the fevers of sex)。

在他的《Music in a New Found Land》一书中,音乐学者Wilfred Mellers把麦克道威尔说成是一位落后于时代的作曲家,如同小说家Washington Irving笔下的温克尔(此人物沉睡二十年后醒来发现世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已与社会严重脱节),他的音乐象征了“一个中年人以孩子的视角看到的美国的过去”。 麦克道威尔没有狂热的民族主义倾向。对他来说,存在于音乐语言中的区域性和世界性的界限纯属偶然:他曾一度严词驳斥过德沃夏克提出的“美国作曲家可以在南方黑人音乐中寻求灵感”的主张。 尽管如此,他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有着极大的兴趣,并在他的一些以北美印第安文化为题材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他在Theodore Baker的《Music of the North American Wilderness》一书中找到了巨大的灵感来源。

第二号管弦乐组曲,又称《印第安组曲》,完成于1892年,但直到1896年才由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 对于麦克道威尔这样一位精于小型作品的作曲家来说,《印第安组曲》从很多方面看都是一部向管弦乐领域进军的雄心勃勃的大作。 第一乐章Legend奠定了作品雄浑的基调,作曲家在这里借鉴了Baker书中Iroquois和Chippewa两大印第安部落的素材,讴歌了这个“伟大民族昔日的光辉”。 这之后是一首Love Song,旋律很明显来自于古老的Iowas部落,而开篇的笛子独奏却泛着苏格兰之风。 In Wartime,充满活力的第三乐章,取材于大西洋海岸部落的音乐。 第四乐章名为Dirge,来自于Kiowa妇女所唱的哀乐,这首曲子的哀婉之情曾令当时的一位评论者感慨道:“这是自《众神的黄昏》葬礼音乐以来最令人为之动容的挽歌。” 麦克道威尔本人评价这首曲子说:“我所有的音乐里,这首印第安哀歌是最令我满意的。我在写作过程中就被其打动。这本是一首母亲哀悼死去儿子的歌,在我看来它却道出了整个人类的悲痛。” 末乐章是一首描绘乡村节日的精彩欢快的曲子,结尾处作曲家重新制造了第一乐章开篇的宏伟气氛,引领听者回归到记忆中的岁月,将乐曲推向一个令人难忘的结局。


注:
1. 维吉尔·汤普森(Virgil Thompson 1896 - 1989),美国作曲家、音乐批评家。
2. 拉尔夫·艾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 1802 - 1883),美国作家、诗人、思想家。超验主义运动(Transcendentalism)的主要代表,强调人的价值,提倡个性绝对自由和社会改革,著有《论自然》,诗作《五月节》等。
3. 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美国作家Washington Irving所著《见闻札记》中的一个小说人物。小说叙述温克尔为躲避性格凶悍的妻子藏身在山区,沉睡二十年后醒来发现妻子已故,住屋成为废墟,世间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特指落伍于时代的人。
4.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 1783 - 1859),美国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代表作有《见闻札记》,其中包括最早的现代短篇小说《睡谷的传说》等。



原文(节选):Bill Lloyd
资料参考:http://freepages.history.rootsweb.com/~dav4is/people/PERK928.htm
编译:Lifesucks
2006-2-2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音乐文摘系列之 美国作曲家麦克道威尔的两首管弦乐组曲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们需要表现的是真正代表美国人民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充满乐观的青春动力。 —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纯民族音乐在艺术中没有立足之地。至今我不明白黑人音乐和美洲文化有什么必然的关联。 一个美丽的思想为什么要覆盖在奴役的象征之下,而不用北美印第安文化中的粗犷和豪壮去孕育它呢? 穿着在波西米亚剪裁的黑人服装,在所谓的民族主义的盛装下舞蹈对我们毫无益处。我们需要表现的是真正代表美国人民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充满乐观的青春动力。 —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作为一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和学者,爱德华·麦克道威尔无疑是一个世纪前美国最耀眼夺目的音乐家。 他的钢琴小品在那个时代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可以在遍及全国的画室中找到;他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是各大交响乐团每个乐季的保留曲目;媒体更把他与勃拉姆斯和格里格这样的大作曲家相提并论;纽约和波士顿的文化阶层盛赞他以欧洲作曲手法描绘的新英格兰的音乐图画。 然而,一个世纪之后麦克道威尔的音乐几乎被人遗忘,他的名字被掩埋在艾夫斯(Charles Ives)等富有独创性的作曲家的盛名之下。 尽管维吉尔·汤普森在1971年提出过恢复麦克道威尔历史地位的看法,但他以德国浪漫主义为标志的作曲风格还是无可挽回的成为了过去,被历史所洗刷。 甚至早在1838年,拉尔夫·W·艾默森就曾批评过“美国文化的标志……看上去并非新颖,而是衍生的,是徒有优美线条却缺乏内涵的花瓶。” 因此,长久以来人们固有的认为美国作曲家的音乐不应该像欧洲音乐那样,不管他们的作曲技法多么娴熟。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Edward MacDowell)祖籍苏格兰,1860年生于纽约州一个牛奶商贩的家庭,自幼便显露出音乐才华,跟随多个老师学习钢琴。 1876年他的母亲把他带到法国和德国学习音乐 — 德彪西便是麦克道威尔在巴黎音乐学院认识的同学。 后来他的作曲老师约阿西姆·拉夫(Joachim Raff)将他介绍给当时名满天下的李斯特,这位老大师对年轻人极为慷慨,在听过他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后,马上将这部作品推荐给著名出版商Breitkopf und Hartel出版。 从中得到的利润足以支付麦克道威尔的生活费用,使他得以留在德国,从事作曲、演出和教学。 1879年到1884年之间他先后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达姆施塔德音乐学院执教和表演。 1884年麦克道威尔与他的学生Marian Nevins秘密完婚。四年后他们回到美国波士顿,在这里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成果丰硕,由此奠定了他在美国音乐界领头人的地位。 1896年他应邀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史上第一位音乐学教授,他的课程内容独到,富有创造力。 同年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这段时期里他还一度被选为美国音乐家和作曲家协会主席(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of American Musicians and Composers, New York)。 不幸的是,麦克道威尔的性格并不适合在学术圈中交往,1904年他与校方发生争执并被迫辞去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职位。 这之后不久,麦克道威尔即遇到了车祸,头部受伤,他再也没从这次事故中恢复过来。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身体陷于瘫痪状态,心智退化,最终于1908年去世,享年47岁。

    麦克道威尔第一号管弦乐组曲的创作着手于1890年,正是他返回美国后不久,其中的In October这个乐章在1893年写成,两年后被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这部作品的总谱上注明是为大型管弦乐团所作的,但实际上它的编制比马勒的交响乐要小得多 — 双管编制,外加短笛、四支圆号和铜管、定音鼓和低音鼓、还有弦乐;而且第二和第四乐章并不需要铜管和打击乐的参与。 麦克道威尔的音乐很大程度上取材于文学作品和大自然。 全曲五个段落,每一段都有标题。 In a Haunted Forest是一首色彩鲜艳的管弦乐音诗,这段给人感觉呈现了儿童故事书中的景象。Summer Idyll和In October如同两个性格对立的大自然写生,后者可以听到狩猎的号角。第四段名为The Shepherdess Song,描绘了一幅恬静秀美的田园景象。最后一段欢快的谐谑曲中,木管色彩斑斓的运用给音乐带来无限生机,充满着门德尔松式的奇幻。 麦克道威尔的第一位传记作者将这首组曲描述为“对细节考虑严谨入微”的音乐,并通过观察得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结论:麦克道威尔的大部分音乐摆脱了性欲的亢奋(free of the fevers of sex)。

    在他的《Music in a New Found Land》一书中,音乐学者Wilfred Mellers把麦克道威尔说成是一位落后于时代的作曲家,如同小说家Washington Irving笔下的温克尔(此人物沉睡二十年后醒来发现世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已与社会严重脱节),他的音乐象征了“一个中年人以孩子的视角看到的美国的过去”。 麦克道威尔没有狂热的民族主义倾向。对他来说,存在于音乐语言中的区域性和世界性的界限纯属偶然:他曾一度严词驳斥过德沃夏克提出的“美国作曲家可以在南方黑人音乐中寻求灵感”的主张。 尽管如此,他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有着极大的兴趣,并在他的一些以北美印第安文化为题材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他在Theodore Baker的《Music of the North American Wilderness》一书中找到了巨大的灵感来源。

    第二号管弦乐组曲,又称《印第安组曲》,完成于1892年,但直到1896年才由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 对于麦克道威尔这样一位精于小型作品的作曲家来说,《印第安组曲》从很多方面看都是一部向管弦乐领域进军的雄心勃勃的大作。 第一乐章Legend奠定了作品雄浑的基调,作曲家在这里借鉴了Baker书中Iroquois和Chippewa两大印第安部落的素材,讴歌了这个“伟大民族昔日的光辉”。 这之后是一首Love Song,旋律很明显来自于古老的Iowas部落,而开篇的笛子独奏却泛着苏格兰之风。 In Wartime,充满活力的第三乐章,取材于大西洋海岸部落的音乐。 第四乐章名为Dirge,来自于Kiowa妇女所唱的哀乐,这首曲子的哀婉之情曾令当时的一位评论者感慨道:“这是自《众神的黄昏》葬礼音乐以来最令人为之动容的挽歌。” 麦克道威尔本人评价这首曲子说:“我所有的音乐里,这首印第安哀歌是最令我满意的。我在写作过程中就被其打动。这本是一首母亲哀悼死去儿子的歌,在我看来它却道出了整个人类的悲痛。” 末乐章是一首描绘乡村节日的精彩欢快的曲子,结尾处作曲家重新制造了第一乐章开篇的宏伟气氛,引领听者回归到记忆中的岁月,将乐曲推向一个令人难忘的结局。


    注:
    1. 维吉尔·汤普森(Virgil Thompson 1896 - 1989),美国作曲家、音乐批评家。
    2. 拉尔夫·艾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 1802 - 1883),美国作家、诗人、思想家。超验主义运动(Transcendentalism)的主要代表,强调人的价值,提倡个性绝对自由和社会改革,著有《论自然》,诗作《五月节》等。
    3. 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美国作家Washington Irving所著《见闻札记》中的一个小说人物。小说叙述温克尔为躲避性格凶悍的妻子藏身在山区,沉睡二十年后醒来发现妻子已故,住屋成为废墟,世间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特指落伍于时代的人。
    4.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 1783 - 1859),美国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代表作有《见闻札记》,其中包括最早的现代短篇小说《睡谷的传说》等。



    原文(节选):Bill Lloyd
    资料参考:http://freepages.history.rootsweb.com/~dav4is/people/PERK928.htm
    编译:Lifesucks
    2006-2-2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是你忠实的读者,又学了一篇,谢谢
    • 活在北美, 看到有人说北美的音乐家, 倍感亲切, 谢谢好文~
    • Nice! 将来可以出版音乐文摘丛书了。。。
      • 定住, 出版的时候找你不要赖帐
    • “麦克道威尔的大部分音乐摆脱了性欲的亢奋(free of the fevers of sex)。”--- 哪位可以给举几个反例?昨晚看了朗朗的live at carnegie hall音乐会DVD的前两支曲子,朗朗时不时翻翻白眼儿,可以说他弹的那两支是反例吗。
      得,接着看去了。
    • 谢谢!:)